1月7日上午,晶暉物流購買的首批33臺氫燃料電池重卡在水冶分公司停車場,舉行簡單儀式后,開始試運行。晚上8點40分,第一臺氫燃料電池重卡緩緩進入匯鑫特鋼車間開始裝貨,裝貨完成后,將搭載的鋼坯等貨物運送到山東聊城地區。卸貨返程時,在內黃撬裝站進行短時間的補充氫氣后,1月8日晚上22點20分,第一臺氫燃料電池重卡返回水冶。1月9日凌晨5點01分,試運行的5臺氫燃料電池重卡陸續回廠,并開始進行第二輪裝車發貨。這標志著,首批49T氫燃料電池重卡項目已經正常運行,國內第一條氫燃料電池重卡跨省、市運輸的安陽——聊城氫能運輸走廊順利打通。
本次晶暉物流共采購64臺49T氫燃料電池重卡牽引車,第一批33臺車已經完成交付。該款氫燃料重卡牽引車由德力新能源整車生產,續航里程500Km,整備質量11噸,最大總質量49噸。氫燃料汽車與純電動汽車相比更為方便,補充氫燃料僅需要3-5分鐘,液態氫與氧氣燃燒后形成水和微量氮氧化物,零“碳排放”、污染小。
匯鑫特鋼管坯年產量100萬噸以上,其中80%以上銷往山東聊城地區,兩地距離僅240KM,日運輸任務2200噸,極其適合氫能重卡運輸。經公司領導的統籌規劃,利用鑫磊集團焦爐煤氣制氫僅為20元/kg的底成本氫氣,積極籌建和擬建銅冶、水冶、內黃和林州等加氫站(撬裝站)項目予以輔助氫燃料電池重卡的加氫需要,保障和維護運營線路的流暢運行,解決氫能汽車燃料供給問題?,F已建設調試完成內黃撬裝站,并已經具備加氫運行條件。水冶撬裝站和銅冶加氫站建設也處于收尾階段,近期即可完成并交付使用。由此,鑫磊集團完成了“產供銷——制氫——加氫站——氫能汽車——物流”循環經濟體系的閉環,將安陽——聊城打造成國家級氫能汽車示范線路,為國家碳中和目標添磚加瓦。
鑒于安陽地區擁有眾多鋼鐵、水泥、煤化工產能和大量的物流需求,集團領導已經開始著手規劃擴大業務量,重點整合安陽域內鋼鐵、建材、水泥等行業的運輸業務,建立安陽周邊300公里運輸半徑內多條線路,降低運輸成本,提高公司競爭力,體現企業自身價值。
為促進氫燃料電池重卡項目的順利開展,總經理每天上午9點準時與各相關責任人召開電話會議,安排規劃加氫站進度、車輛交付、合同履行、協調政府助力等事宜,每日晚間了解當天進度,遇到困難點后再多方協調解決。在氫燃料電池重卡交付和辦理車牌、營運證期間,晶暉物流組織大量工作人員和隨車司機等,滴水成冰的寒冬里,夜里加班協助德力新能源給33臺氫能重卡車輛安裝導流罩和銘牌等。當然不能保證,每個人都能做到全心全力去拼去抗,其中也有一兩個新招聘的司機吃不了苦受不了累而選擇離開,但絕大多數人堅持了下來,只為同一個目標:抓緊時間給車輛上牌。從而大大縮短了車輛交付時間,在元旦假期前完成全部車輛通過車管所檢測線,及時完成了33臺重卡上牌任務,再次體現出鑫磊人吃苦耐勞,敢于拼搏的奉獻精神。